• <track id="d8yvu"></track>
    <p id="d8yvu"></p>

  • <pre id="d8yvu"></pre>

    1.  
      文明創建
      首頁 -> 文明創建 -> 文明創建

      2021年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培訓班交流發言材料摘編(二)(建設更高水平文明城市)

      發布日期:2021-10-28 10:15  瀏覽次數:784


      《 人民日報 》( 20211028日   第 10 版)

        日前,2021年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培訓班舉辦。為充分發揮全國文明城市先進典型的示范表率作用,引領帶動各地推進文明城市創建高質量發展,特摘編湖北省武漢市、湖南省長沙市、四川省成都市、甘肅省蘭州市在培訓班上的交流發言材料。

      ——編  者 

       

        湖北省武漢市

        深化更高水平創建工作

        近年來,武漢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高水平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連續3屆蟬聯全國文明城市。去年,武漢打贏了艱苦卓絕的抗疫保衛戰,廣大市民在危難時刻舍生忘死、挺身而出的英雄氣概,正是武漢城市文明的生動寫照,更加堅定了武漢持續深化高水平文明創建的信心和決心。

        一、堅持思想領航,把牢創建文明城市政治方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視察湖北武漢,提出“四個著力”“四個切實”的重要指示要求。去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武漢不愧為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不愧為英雄的人民”“英雄的武漢人民一定能夠徹底戰勝疫情,一定能夠浴火重生,一定能夠創造新時代更加輝煌的業績”。武漢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切關愛和殷殷囑托,切實將其轉化為創建文明城市的強大動力,融入文明城市創建全過程和各方面。堅持“思想引領、學習在先”,第一時間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動全市上下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教育和宣講普及,引導全市人民更加堅定地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捍衛核心,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行,讓武漢這座英雄城市續寫文明創建新篇章。

        二、堅持科學治理,全面提升文明城市能級品質

        武漢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一手抓能級做大、一手抓品質做優,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提升武漢核心競爭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發揮科教人才優勢,強力推動疫后重振和高質量發展,實現經濟從斷崖式下跌到強勢反彈、全面復蘇,重回城市競爭主賽道。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開展安瀾、清潔、綠色、美麗、文明長江“五大行動”,打造百里長江生態廊道,建成武漢江灘公園等各類公園416個,東湖綠道等城市綠道2013公里,基本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形成“春賞櫻、夏看荷、秋品桂、冬觀梅”的四季美景。堅持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貫穿城市治理,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深入開展“凈、平、明、綠、美、齊、優”七大提升行動,營造宜居宜業宜游的人居環境。

        三、堅持培根鑄魂,賡續傳承文明城市紅色基因

        武漢是一座充滿紅色記憶的熱土,擁有紅色遺存145處。武漢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運用紅色資源講好革命故事,吸引300多萬人次參觀紅色場館,推出6條經典紅色旅游線路,舉辦抗疫主題展覽,做好抗疫大思政課文章,教育引導廣大市民更加自覺地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深化榜樣示范帶動,僅去年就選樹各類先進模范1100多人,形成見賢思齊、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實現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覆蓋,推出“武漢因你而榮”文明實踐系列活動,厚植文明實踐的群眾基礎。推進文化強市建設,加強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舉辦中國戲劇節、琴臺音樂節、“書香武漢·全民讀書月”等文化活動,文藝作品生產總量、獲獎數量居同類城市前列。深化“志愿者之城”建設,全市注冊志愿者人數超過常住人口的20%,在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精心指導下,創造性實施志愿服務關愛行動。

        四、堅持為民惠民,充分彰顯文明城市民生溫度

        武漢始終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在文明創建中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大民生支出,去年民生和社會事業支出占財政支出總額的78%。加快完善優質普惠的公共服務體系,辦好居民家門口的優質學校,著力打造“15分鐘生活圈”“10分鐘公共活動圈”“12分鐘文體圈”,累計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超過100萬套,惠及群眾270萬人。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開展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升行動,戴口罩、一米線、分餐制逐漸成為市民良好生活習慣。深化“放管服”改革,當好“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金牌店小二”,政務服務網上可辦比例達99.2%,群眾辦事更加方便快捷。優化12345市民熱線、網上群眾工作部的閉環辦理流程,每天及時辦理群眾投訴、建議超過1萬件。每周舉辦電視問政“面對面”,每年對6800多家基層單位開展“雙評議”,組建1000多個市民巡訪團找問題、提建議,推動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痛點問題,不斷提升文明創建的質量和水平。

       

        湖南省長沙市

        努力爭創美麗幸福宜居的文明典范城市

        近年來,長沙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實施“三高四新”戰略,突出以紅色精神鑄魂育人、立德樹人,扎實推進更高水準文明城市建設,城市文明程度、市民文明素養持續提升。

        一、以城市發展筑牢文明根基

        城因人聚而興,人因城美而榮。長沙深入貫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圍繞做大城區、做強園區、做優片區、做實縣區、做靚社區(村),大力推動城市能級和城市競爭力持續提升,不斷夯實文明城市“基石”。一是優化發展理念。堅持高起點規劃,城市環境更加優美、功能更加完善,“山水洲城”特色更加鮮明,現代化國際化品質日益彰顯。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充分考慮事關老百姓生活的文化休閑、體育健身、養老托幼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全齡友好理念打造兒童友好、青年向往、老年關愛城市,讓不同的群體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溫度。二是提升城市品質。優化整體風貌,提升建筑美感,將每一個項目打造成為亮麗的城市名片。建成長沙國際會議中心、國金中心,樹起了“新長沙”地標;美化亮化湘江、瀏陽河兩條百里畫廊,提升了“夜長沙”氣質;在城市有機更新中堅持“整體修舊如舊、局部修新如舊、細節修舊如新”,彰顯了“老長沙”底蘊。三是抓好精細管理。實施“黨建聚合力”工程,以黨建引領物業小區治理,有效破解物業“老大難”問題。以文明城市“全域提質年”行動為抓手,深入開展“百日奮戰 扮靚星城”市容環境整治,強力整治各類城市頑疾,市容環境更加清爽宜人。

        二、以紅色基因涵養文明氣質

        長沙是中國革命策源地之一,“紅色基因”早已融入城市血脈。長沙堅持將傳承紅色文化與開展志愿服務、推進全民創建有機統一,大力弘揚城市新風尚,不斷提振市民“精氣神”。一是堅持以紅色文化沁潤文明內核。豐富“紅色元素”,廣泛開展“就認這個理 永遠跟黨走”主題宣講、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組織創作《大浪淘沙》《一大代表毛澤東》《半條被子》等紅色精品20多部,打造全國首列湘贛邊紅色專列——移動式紅色教育培訓課堂。厚植“紅色記憶”,抓好革命文物普查、修復、保護和利用全過程,打造湖南第一師范、新民學會舊址、楊開慧紀念館等一批紅色基地,建成歷史文化步道64公里,推出全國紅色旅游精品線路2條、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6個。二是堅持以雷鋒精神引領志愿服務。把雷鋒精神融入文明創建全過程,每年召開雷鋒精神論壇,雷鋒超市、雷鋒志愿者等雷鋒元素隨處可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覆蓋全城,“續寫雷鋒日記”“百城百臺愛心送考”等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享譽全國,“雷鋒志愿者”注冊人數突破百萬,持續擦亮“雷鋒家鄉學雷鋒”品牌。三是堅持以全民創建倡樹文明新風。把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作為自我教育、自我熏陶和自我踐行的過程,以“文明禮讓”激發全城“文明共鳴”?!拔拿鲝呐抨牰Y讓開始”主題活動常年開展,“文明餐桌”行動全民響應,“公筷公勺”成為市民新時尚,粉紅斑馬線、心形紅綠燈創意“出圈”,農村移風易俗持續推進,全民文明素質和全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升。

        三、以人民幸福詮釋文明內涵

        始終牢記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以“英雄之城”的使命擔當,努力建設人民的幸福城市、幸福的人民城市。一是真心實意辦好民生實事。每年新增財力七成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社會保障能力、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顯著提升。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動解決“學位、床位、車位、廁位、梯位”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今年新增學位12.5萬個、醫院床位2200個、車位14.1萬個,改廁17萬個,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近2000臺。二是真抓實干優化創業環境。深入實施“芙蓉英才星城圓夢”計劃,全市人才總量3年凈增170萬,人才凈流入率居全國第二,入圍“全國人才高地建設城市”。三是真情實感優化政務服務??v深推進“放管服”改革,打造24小時“不打烊”數字政府,400類高頻服務事項實現“一件事一次辦”,348個事項實現一窗無差別受理,84%以上企業實現“不見面”登記,政務服務實現“跨省通辦”,長沙成為全國營商便利度提升最快的十大城市之一。

       

        四川省成都市

        奮力書寫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成都答卷”

        成都堅定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成效。在連續5屆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的基礎上,成都堅持不懈把文明城市創建作為龍頭工程、系統工程、民心工程,與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一體謀劃、一體推進,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

        一、堅持舉旗定向、立心培元,鑄造公園城市文明之魂

        把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以黨的創新理論堅定信仰、凝心聚魂。強化思想引領、推動入腦入心。狠抓“關鍵少數”常態化學習、“普遍多數”全覆蓋宣講,建強“學習強國”成都平臺等宣傳陣地,打造“理響成都”等基層“七進”宣講品牌,引導黨員干部群眾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推動黨性錘煉、思想政治建設、為民服務、學以致用常態化制度化,打造“成都戰役紀念館”等110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推出《努力餐》等紅色文藝精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讓理想信念之光照亮市民心靈。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凝聚社會共識。打造332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深化市縣兩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培育成都發布、紅星新聞等新型主流媒體,開展建黨100周年主題宣傳活動,倡樹愛黨愛國大德,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二、堅持以文化人、以文潤城,厚植公園城市文明之根

        落實“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實施核心價值引領行動。打造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社區示范點,構建“15分鐘文明實踐圈”,以籌辦大運會、世園會等賽事展會為契機,開展“幸福成都·美在文明”等群眾性文明實踐活動,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實施天府文化潤城行動。強化寶墩、邛窯等歷史文化遺址保護,開展“書香成都”“樂動蓉城”等公共文化活動,實體書店達3600家、博物館達160家,均居全國城市前列。深入實施先進典型示范行動。推動文明城市、村鎮、單位、家庭、校園“五大創建”,健全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等“成都榜樣”選樹機制,涌現出“中國機長”劉傳健等道德模范、730名“中國好人”“四川好人”。深入實施市民友善公益行動。設立社區志愿服務日,常態開展“每周一小時·最暖是成都”志愿服務活動,注冊志愿者達274萬人,凡人善舉持續匯聚文明暖流。

        三、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營城,筑牢公園城市文明之基

        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努力建設藍綠交融的生態文明家園,“雪山下的公園城市”成為成都的亮麗名片。聚焦風貌改善優化公園城市形態。集中開展市容市貌整治,打造一環路“市井生活圈”,累計實施拆違建、增綠化項目2687個、整治背街小巷1979條;實施“綠滿蓉城、水潤天府”行動,加快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環城生態公園,建成天府綠道4627公里,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5%。堅持問題導向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堅決打贏錦城藍天、蓉城碧水、天府凈土保衛戰,清理關閉“散亂污”企業1.4萬余家,2020年空氣優良天數達280天,“窗含西嶺千秋雪”詩意美景成為市民常見的生活場景。聚焦綠色低碳培育健康生活方式。建立“碳惠天府”機制,打造“軌道+公交+慢行”綠色交通體系,地鐵運營里程達558公里,場景化打造天府綠道,建立生活垃圾分類長效機制,榮獲全球綠色低碳領域先鋒城市藍天獎。

        四、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夯實公園城市文明之本

        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文明城市創建的價值取向,持續增進民生福祉,連續13年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共建共治深化基層治理。探索建立社區發展治理、社會綜合治理“雙線融合”機制,引導1.2萬家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推進社會重大風險、歷史遺留問題、突出信訪問題“三張清單”化解攻堅,群體性聚集事件連續4年、信訪總量連續3年下降,三度蟬聯全國“長安杯”。聚焦聚力補齊設施短板。實施老舊城區改造等“五大行動”,累計完成城中村改造3.7萬戶、老舊城區改造項目697個;開展高品質公共服務設施“三年攻堅”行動,新建基本公共服務設施3691處。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項目3699個,新增學位15.8萬個,新晉三甲醫院12家,入選全國首批“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

        成都將全力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奮力書寫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成都答卷”。

        

        甘肅省蘭州市

        創建文明城市  建設精致蘭州

        蘭州市于2005年開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歷經15年矢志不渝、堅持不懈的努力,終于在2020年成功獲得全國文明城市這項榮譽。

        一、以文明聚力推動發展

        蘭州堅持把創建文明城市中煥發出來的精氣神轉化為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凝心聚力加快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奪取了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如期同全國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創了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新局面。特別是著眼調結構增動能這個緊迫任務,把科技創新作為最大優勢,爭取獲批建設蘭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成運行蘭州科技創新園,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水平,推動蘭州正式步入國家創新型城市行列。把融入共建“一帶一路”作為最大機遇,獲批建設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常態化運營“蘭州號”國際貨運班列,強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經貿往來,正在加快打造國家向西向南開放的新高地。

        二、以文明鑄魂做美城市

        蘭州堅持用城市發展的光輝歷程和奮斗精神啟示人、鼓舞人,引導干部群眾在城市建設上樹牢精致理念,深入開展“提升城市品質、打造精致蘭州”三年行動,不斷提高城市形象品質?!笆濉逼陂g,先后建成寶蘭高鐵、蘭渝鐵路等一批重大工程,在中心城區劃定78個“15分鐘生活圈”,實施公益性補短板項目390個,深入開展城鄉環境、背街小巷等專項整治,打造“精致點位”277個,城市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三、以文明著色保護生態

        蘭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蘭州要在保持黃河水體健康方面先發力、帶好頭”的殷切囑托,認真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全面做好黃河文章,加快實施黃河流域蘭州白塔山段綜合提升改造等重點項目,黃河蘭州段出境水質綜合評價連續穩定達標,實現了“一河凈水送下游”。集中力量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整體戰、攻堅戰,打造了引人矚目的“蘭州藍”,2020年全市空氣優良天數歷史性地達到312天。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十三五”時期,新增改造城市綠地579公頃,完成營造林68.85萬畝,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35.63%、40.03%,2017年榮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如今,一張“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的美麗畫卷正在蘭州大地徐徐展開。

        四、以文明潤城改善民生

        蘭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為民、惠民、靠民”的創建理念,著力構建“黨政齊抓、市區聯動、條塊結合”的工作體系,積極營造“全民知曉、全民參與、全民監督”的創建氛圍,深入開展“一月一主題”系列志愿服務活動,提升城市溫度,升華人文關懷?!笆濉逼陂g,每年市級財政支出80%以上用于民生投入,改造老舊樓院160處,實施棚戶區改造項目100個、惠及10.82萬戶30多萬人。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住房、社保等保障體系不斷健全,蟬聯全國雙擁模范城“九連冠”,成功創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城市”。特別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長期積累的創建經驗做法迅速轉化為抗疫舉措,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全民動員、全面部署、全市聯動,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

        五、以文明化人樹立新風

        蘭州堅持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創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引導廣大群眾在參與創建中培養文明意識、形成文明習慣、提高文明素質,匯聚形成向上向善、干事創業的正能量。連續成功舉辦蘭州國際馬拉松賽、黃河之濱音樂節等賽會活動,讓“一條河、一座橋、一碗面、一本書”等城市名片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用人文精神涵養城市魅力。持續抓好不文明行為“一月一主題”整治行動,禮讓斑馬線等成為市民的行為自覺。深入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全家行”等主題活動,著力打造“凡人善舉·德潤金城”道德模范評選等特色品牌,充分發揮先進模范的示范引領作用,使“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新風尚成為新時代蘭州文明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創建文明城市永遠在路上。蘭州將不斷鞏固創建成果、拓展創建領域、提升創建水平,推動精神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奮力書寫“創建文明城市、建設精致蘭州”新的時代篇章。

      新聞鏈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1-10/28/nw.D110000renmrb_20211028_1-10.htm

      人妻熟妇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_中文字幕人妻系列乱码_国产av五无码一级毛片_久久亚洲视频精品